第一天 - 4 月 28 日 尖端腦機介面
08:00
g.tec medical engineering – 永不停歇的錄製
Christoph Guger,g.tec medical engineering GmbH(奧地利)
09:00
Unicorn 腦介面與 Unicorn BCI Core-8 示範
Martin Walchshofer,g.tec medical engineering GmbH(奧地利)
10:00
腦電圖技術基礎
Francisco Fernandes,g.tec medical engineering GmbH(奧地利)
11:00
將腦機介面應用於臨床實踐:非運動障礙之挑戰
Miguel Castelo-Branco,University Coimbra(葡萄牙)
12:00
腦電圖實戰:萃取 fMRI 指引下的 EEG 生物標記以利治療及數據分析
Oded Kraft,Graymatters(以色列)
13:00
ECoG 與立體 EEG 在腦機介面中的應用:硬體與軟體需求
Christoph Kapeller,g.tec medical engineering GmbH(奧地利)
14:00
無線腦電圖記錄與運動科學
Francisco Fernandes,g.tec medical engineering GmbH(奧地利)
15:00
無線腦電圖與功能性近紅外光譜記錄
Danut Irimia,g.tec medical engineering GmbH(哥倫比亞)
16:00
g.Pangolin – 1024 通道超高密度腦電圖網格
Leonhard Schreiner,g.tec medical engineering GmbH(奧地利)
17:00
腦控仿生義肢:透過腦介面重拾觸覺
Giacomo Valle,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美國),BCI 獎第一名得主
18:00
解碼人類心智的奇特方式
Daniel J. Strauss,Saarland University(德國)
19:00
通用神經運動介面在人體與電腦互動中的應用
Jesse Marshall,Meta(美國)
20:00
打造更優質的腦機介面:腦機介面如何創造合成 heksors
Jon Wolpaw,National Center for Adaptive
Neurotechnologies(美國)
21:00
g.tec 套件 – 實時處理與離線分析
Martin Walchshofer,g.tec medical engineering GmbH(奧地利)
第二天 - 4 月 29 日 最先進的神經調控
08:00
白質導覽:徑路追蹤、大腦刺激與映射
Christoph Kapeller,g.tec medical engineering GmbH(奧地利)
09:00
侵入性神經調控中的大腦信號解碼 – 邁向用於調適性深部腦刺激(DBS)的治療性腦機介面
Wolf-Julian Neumann,Charite(德國)
10:00
優化開環與閉環的大腦刺激程序
Johannes Gruenwald,g.tec medical engineering GmbH(奧地利)
11:00
皮質節律與神經調控
Maria V. Sanchez-Vives,Institute of Biomedical Research
August Pi i Sunyer(西班牙)
12:00
閉環實驗:結合腦電圖、功能性電刺激與經顱磁刺激(TMS)
Alexander Lechner,g.tec medical engineering GmbH(奧地利)
13:00
運用腦機介面與神經調控探索神經病理生理
Shenghong He,Oxford University(英國)
14:00
以癲癇監測單位為基地的深部腦刺激試驗:研究與臨床新進展
Jonathon Parker,Mayo Clinic(美國)
15:00
高頻振盪與網格及立體腦電圖活動的 3D 映射
Mostafa Mohammadpour、Michael Jordan,g.tec medical engineering GmbH(奧地利)
16:00
邁向急性與慢性振盪性神經動態的探討,以改善神經調控與神經外科治療
Nuri Firat Ince,Mayo Clinic(美國)
17:00
雙向腦機介面:重建截癱患者之感覺與運動功能
Cecile Verbaarschot,Pittsburgh University(美國)
18:00
以觸覺刺激界定感覺運動區域
Priscella Asman,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美國)
19:00
腦控助聽裝置
Vishal Choudhari,Columbia University(美國),BCI 獎第三名得主
20:00
以電刺激調控視覺通路
Dora Hermes,Mayo Clinic(美國)
21:00
配置腦機介面與神經科技實驗室
Christoph Guger,g.tec medical engineering GmbH(奧地利)
第三天 - 4 月 30 日 獲得更高解析度
08:00
多重受試者的腦電圖超掃描:在認知負荷下進行 EEG 記錄
Francisco Fernandes,g.tec medical engineering GmbH(奧地利)
09:00
腦機研究與開發中的 AI 智慧代理與人機團隊合作
Tonio Ball,Uniklinik Freiburg(德國)
10:00
透過遊戲化設計提升腦機介面的使用者體驗與效能
Maryam Alimardani,Vrije Universiteit Amsterdam(荷蘭)
11:00
利用 AI 驅動的腦機介面與機器人外骨骼互動
Jose Maria Azorin Poveda,Universidad Miguel Hernández
de Elche(西班牙)
12:00
結合眼動儀技術與腦電圖記錄
Patrick Reitner,g.tec medical engineering GmbH(奧地利)
13:00
針對早期失智症的臨床篩檢及數據驅動決策輔助工具
Lechner Lukas、Jama Nateqi、Rupert
Ortner,Austr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奧地利)、Symptoma(奧地利)、g.tec medical engineering GmbH(奧地利)
14:00
在
Communications Biology 與 Nature Portfolio 期刊上發表論文
Benjamin Bessieres,Nature(美國)
15:00
直接電刺激所引發的腦對腦電位:方法、限制與前瞻—用於神經外科線上導引
Francois Bonnetblanc,INRIA(法國)
16:00
使用
g.BSanalyze 進行 EEG 數據離線分析
Danut Irimia,g.tec medical engineering GmbH(奧地利)
17:00
腦機介面是否為擴增實境技術的未來趨勢?
Anatole Lecuyer,INRIA(法國)
18:00
如何運用
OSCAR 運作取得乾淨的 EEG 與 ECoG 數據
Johannes Grünwald,g.tec medical engineering GmbH(奧地利)
19:00
機器對腦介面:大腦如何處理感官資訊
Nitish Thakor,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美國)
20:00
從不同且多個擴大器中記錄生物訊號
Micah Ching,g.tec medical engineering GmbH(加拿大)
第四天 - 5 月 1 日 尖端腦機應用
08:00
神經科學的
Python 程式設計
Johannes Grünwald,g.tec medical engineering GmbH(奧地利)
09:00
腦電生物識別
– 大腦指紋與心智密碼的潛力與限制
Yvonne Höller,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冰島)
10:00
犬隻與馬匹的即時監控
Leonhard Schreiner,g.tec medical engineering GmbH(奧地利)
11:00
利用腦電、嗅球記錄、功能性近紅外光譜與眼動追蹤之嗅覺/氣味與神經藝術腦機介面方法:探索健康老化神經生物標記
Tomasz M. Rutkowski,RIKEN AIP(日本) & Nicolaus Copernicus University(波蘭)
12:00
活性與被動腦電電極的經顱磁刺激(TMS)實驗
Slobodan Tanackovic,g.tec medical engineering GmbH(奧地利)
13:00
切勿植入!— 腦植入物的長期不便與後遺症
Ulrich Hofmann,Medical Center University of Freiburg(德國)
14:00
利用大數據推進非侵入性語音解碼
Shuntaro Sasai,Araya Inc(日本)
15:00
人機系統中的神經人體工學
Giacinto Barresi,Bristol Robotics Laboratory,
University of the West of England, Bristol(英國)
16:00
自我修正的腦機介面
Miriam Zacksenhouse,Technion(以色列)
17:00
一個人的心智結束處,生成式人工智慧開始
Nataliya Kosmyna,MIT(美國)
18:00
移動中的腦波:管理腦機介面信號的非平穩性
Oren Shriki,Ben Gurion University(以色列)
19:00
以因果模型進行非刺激性 ECoG 語言皮層映射
Alex Ossadtchi,Higher School of Economics(俄羅斯)
20:00
植入式電極的開發
Justin William,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美國)
21:00
使用
g.BSanalyze 進行事件相關電位(ERP)的離線分析
Rupert Ortner,g.tec medical engineering GmbH(奧地利)
第五天 - 5 月 2 日 侵入性與非侵入性腦機應用
08:00
利用
g.tec 套件控制虛擬實境與擴增實境
Bernard Wong,g.tec neurotechnology Hong Kong(香港)
09:00
阿茲海默症精準醫療的「黑暗面」:靜息狀態腦電圖α波揭示被忽略的警覺性功能障礙
Claudio Babiloni,Uni Roma(意大利)
10:00
透過針對性路徑的即時大腦狀態依賴性TMS提升記憶與連接性調節
D. Blair Jovellar,Hertie Institute for Clinical Brain
Research(德國)
11:00
執行事件相關電位實驗:聽覺、視覺、震動觸覺
Slobodan Tanackovic,g.tec medical engineering GmbH(奧地利)
12:00
利用
Unicorn BCI 探索神經機器人學中的人機互動
Masa Jazbec,University of Art and Design Linz(奧地利)
13:00
應用機器學習算法探討多感官知覺與人際互動的交互作用
Ugo Pesci,「Sapienza」 University
of Rome 及 IRCCS Santa Lucia Foundation,Rome(意大利)
14:00
解鎖身份與控制:以腦電圖與 AI 革新生物識別與腦機介面
Rig Das,UW-La Crosse(美國)
15:00
基礎神經科學、腦機介面與醫學中的錯誤相關腦活動:打造適用於地球與太空的工具
Andreas A. Ioannides,AAI Scientific Cultural Services
Ltd(賽普勒斯)
16:00
腫瘤手術中的臨床洞見與神經科技應用
Adam Hebb,Kaiser Permanente(美國)
17:00
多重腦掃描:從多腦神經科學到人際化精神病學與社會神經 AI
Guillaume Dumas,CHUSJ Azrieli Research Center / Mila –
Quebec AI Institute, Université de Montréal(加拿大)
18:00
人類前頂葉網路中的神經行動表徵
Vasiliki Bougou,Andersen’s lab(美國)
19:00
穿戴式腦機介面與虛擬實境:神經人體工學與元宇宙的交會
Tiago Falk,INRS(加拿大)
20:00
g.tec 設定器與 Unicorn 教育套件
Fan Cao,g.tec medical engineering GmbH(奧地利)
21:00
遊戲用腦機介面
Brendan Allison,UC San Diego(美國)
第六天 - 5 月 3 日 BR41N.IO
設計師駭客大賽
08:00
BR41N.IO 駭客大賽介紹
Christoph Guger,g.tec medical engineering GmbH(奧地利)
09:00
使用
Unicorn Hybrid Black 與 Unicorn BCI Core-8 運行即時腦機應用
Martin Walchshofer、Bernard Wong,g.tec medical engineering GmbH(奧地利/香港)
10:00
運動意象、P300、SSVEP 與 ECoG 數據集
Sebastian Sieghartsleitner、Rupert Ortner、Johannes Grünwald,g.tec medical engineering
GmbH,Schiedlberg/Barcelona(奧地利/西班牙)
11:00
神經科學高階
Python 程式設計
Johannes Grünwald,g.tec medical engineering GmbH(奧地利)
12:00
團隊組隊
Christoph Guger(奧地利)、Maryam Alimardani(荷蘭)、Luis Emilio Bruni、Arianna Di Bernardo(意大利)、Enrico Sansone(意大利)、Abdelkader N. Belkacem(EA)、Luis Emilio Bruni(丹麥)、Hossein Dini(丹麥)、Cosmin Bonchis(羅馬尼亞)、Javier Mauricio、Antelis Ortiz(墨西哥)、Ferat Sahin(美國)、Leonardo Ferrisi(美國)、David Grayden(澳洲)、Sam John(澳洲)、INRIA(法國)
12:30
BR41N.IO 全天候駭客大賽正式開始
16:00
單次 EEG 基礎神經回饋對心率變異性與時間感知表現之影響:健康受試者的初步研究
Fazel, Seyedeh Parnian,HAW Hamburg(德國)
第七天 - 5 月 4 日 BR41N.IO
設計師駭客大賽
06:00
全天候連續駭客作戰
14:00
各團隊專案簡報
18:00
BR41N.IO 頒獎典禮
評審團
18:30
頒發
BR41N.IO 參賽證書
第八天 - 5 月 5 日 神經患者復健之腦機介面
08:00
recoveriX:用於中風、多發性硬化與帕金森症的神經復健
Christoph Guger,g.tec medical engineering GmbH(奧地利)
09:00
recoveriX 中風治療—實作練習
Marc Sebastian,g.tec medical engineering GmbH(奧地利)
10:00
體感腦機介面與感官刺激:中風神經復健應用
Lin Yao,ZheJiang University(中國)
11:00
中風腦功能評估參數
Sebastian Sieghartsleitner,g.tec medical engineering
GmbH(奧地利)
12:00
非侵入性腦機介面在中風復健中的應用—簡要回顧與最新進展
Subasree Ramakrishnan,NIMHANS(印度)
13:00
腦機介面:從範式設計、演算法最佳化到應用開發的研究
Jing Jin,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中國)
14:00
不同控制組的
recoveriX 研究
Jack Zhang,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香港)
15:00
下肢中風復健與
recoveriX 的應用
Woosang Cho,g.tec medical engineering GmbH(奧地利)
16:00
縮小腦機介面技術進展與臨床實際應用之間的鴻溝
Jorge Alves,Cerebro & recoveriX Braga(葡萄牙)
17:00
以仿生腦機介面重燃癱瘓者的希望與手部動能:機會與挑戰
Lee Miller,Northwestern University(美國)
18:00
運用運動意象進行鏡像運動訓練:中風後手部復健
Vijay Bathina,Atharv Ability(印度)
19:00
神經疾病局部野電位的特性分析
Dean Krusienski,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美國)
20:00
上肢與下肢治療的不同應用程式
Rupert Ortner,g.tec medical engineering GmbH(奧地利)
21:00
全球臨床常規中的 recoveriX
Christoph Guger,g.tec medical engineering GmbH(奧地利)
第九天 - 5 月 6 日 腦評估、溝通與復健之腦機介面
08:00
腦機介面在意識障礙患者之評估、預測、溝通與復健
Christoph Guger,g.tec medical engineering GmbH(奧地利)
09:00
mindBEAGLE 評估、溝通、預測與復健
Marc Sebastian,g.tec medical engineering GmbH(奧地利)
10:00
大腦狀態與意識狀態的關聯
Annen Jitka,University Liege(比利時)
11:00
針對癱瘓者之非侵入性運動控制:格拉茨尖端技術分享
Gernot Müller-Putz,Graz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奧地利)
12:00
運用腦電生理拆解功能性大腦網絡:從基礎科學到手術室
Yaara Erez,Bar-Ilan University(以色列)
13:00
建立大腦至脊髓的數位橋樑:恢復脊髓損傷後的自願手臂與手部動作
Thibault Collin、Icare Sakr,EPFL(瑞士),BCI 獎第二名得主
14:00
實驗室之外的腦機介面:八年 Cybathlon 經驗分享
Luca Tonin,University of Padova(意大利)
15:00
基於腦機介面的語音感知與語音注意應用
Oana Geman、Sara Sharghilavan,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瑞典)、Tabriz University(伊朗)
16:00
跨次會議之運動意象解碼
Victoria Peterson,CONICET – UNL(阿根廷)
17:00
運用腦電技術研究物質使用障礙
Muhammad Parvaz,Mount Sinai(美國)
18:00
透過神經科技微憑證計畫促進創新
Susan Boehnke,Queen’s University(加拿大)
19:00
腦機介面與神經科技相關的最新法律與倫理議題
Jennifer Chandler,University of Ottawa(加拿大)
20:00
利用
g.tec 設備探討腦機介面在人體行為研究中的進展與應用:一項創新視角
Felix Adochiei,Politehnica Bucharest(羅馬尼亞)
第十天 - 5 月 7 日 利用
ECoG 進行語言皮層與皮層網絡功能定位
08:00
利用 ECoG
與皮層間誘發電位進行功能定位
Christoph Guger,g.tec medical engineering GmbH(奧地利)
09:00
使用高伽瑪與超高伽瑪即時執行功能定位程序
Christoph Kapeller,g.tec medical engineering GmbH(奧地利)
10:00
運用時頻分析與經皮層電刺激時序調控的症狀性調制進行被動式大腦定位—神經外科應用
Kyousuke Kamada,Chitose City Hospital(日本)
11:00
神經外科中高伽瑪活動定位的臨床應用
Takahiro Sanada,Asahikawa Medical University(日本)
12:00
運用動態因果徑追蹤釐清認知功能底層的大腦網絡動態
Eishi Asano,Wayne State University(美國)
13:00
即時研究大腦活動:神經外科與腦機介面的應用
Milena Korostenskaja,The Institute of Neuroapproches(美國)
14:00
兒童腦損傷後認知恢復的神經生理相關性
Sudhin A. Shah,Weill Cornell Medicine(美國)
15:00
兒童中利用立體
EEG 進行高伽瑪定位
Masanori Takeoka,Harvard(美國)
16:00
皮層動態中的節奏性娛樂
Kai Miller,Mayo Clinic(美國)
17:00
馬來西亞的神經科技研究
Samhani Ismail,Universiti Sultan Zainal Abidin(馬來西亞)
18:00
以循環路徑為基礎的深部腦刺激個人化調控—針對強迫症
Casey Halpern,Penn Neurosurgery(美國)
19:00
腦機介面
EEG 機器學習:近期黎曼幾何進展與避免偏見的指引
Fabien Lotte,INRIA(法國)
20:00
BCI 與神經科技春季學院證書頒發及閉幕致詞
Christoph Guger,g.tec medical engineering GmbH(奧地利)
21:00
極具挑戰性的考試與社群媒體挑戰
Christoph Guger,g.tec medical engineering GmbH(奧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