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scription

主辦單位:逢甲大學
協辦單位:皮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課程日期:2025/11/14 ()
上課時段:13:00~16:30(報到:13:00~13:30

課程地點:逢甲大學

電腦設備說明:此為上機課程,請務必自備筆記型電腦。RAM 至少 8G 以上最佳,建議具有獨立顯卡。作業系統需為 Windows 64bit,且需安裝可瀏覽 PDF 格式的軟體。報名費用:加入皮托 COMSOL 官方 Line,來訊輸入「免費課程代碼」,即可免費參加。

加入皮托COMSOL官方Line

  • 開啟Line應用程式,搜尋ID@comsol 手機掃描QR code。
  • 點擊「加入好友」,完成加入。

索取免費課程代碼:

  • 加入好友:在Line對話框輸入「免費課程代碼」,即可收到代碼。

使用代碼:

  • 憑代碼即可免費參加COMSOL課程!
  • 如有任何問題,歡迎直接在Line聯繫小編!

在當今高速發展的通訊與電磁研究領域中,天線設計不僅是無線系統中的核心組件,更是決定整體系統效能與穩定度的關鍵因素。對於學術界而言,無論是在推動新型陣列架構、太赫茲波導設計,或是開發具備再構能力的智慧天線系統時,精準而靈活的模擬工具已成為研究不可或缺的一環。

近期研究議題逐漸向跨領域整合推進,例如結合熱效應、材料變形、結構共振與電磁效能分析時,COMSOL Multiphysics® 的多物理場模擬能力便展現其強大優勢。除了可以處理精確的電磁場問題,還能將天線置於實際結構與環境中進行整合模擬,涵蓋熱傳導、結構力學、聲學甚至流體動力學等模組。例如,在高功率天線研究中,研究人員可同步模擬熱膨脹對輻射圖形與阻抗匹配的影響,或是在穿戴式通訊裝置研究中,考慮皮膚與衣物對天線效能的耦合效應。這種多物理整合的能力,使得 COMSOL 特別適合處理以真實場域為導向的研究議題。

2025 模擬技術正逐步與人工智慧融合,進一步突破計算瓶頸與設計效率的限制。COMSOL 支援與 OpenAIMATLAB 的無縫整合,使得模擬結果可以直接應用於機器學習模型的訓練與驗證。透過 AI,研究人員可以建構代理模型(Surrogate Model),即使在不重新執行全模型模擬的情況下,也能快速預測不同幾何、材料或激發條件下的天線行為。


以學界常見的相控陣列天線研究為例,原本每一次設計變更都需耗時數小時的全波模擬,透過深度神經網路訓練後,只需數秒即可輸出準確的方向性預測與旁瓣抑制結果。不僅如此,結合參數掃描與優化模組後,COMSOL 還能針對多目標函數自動搜尋最適設計組合,大幅提升研究效率。

COMSOL提供了跨領域模擬與 AI 整合的新可能性。其強大的多物理耦合能力、模組彈性與與資料科學的整合潛力,使其成為推動高階天線設計與智慧模擬研究的關鍵利器。隨著研究需求日益複雜且講求效率,COMSOL 結合 AI 的智慧模擬流程,正逐步成為新一代學術研究的重要方向。

 

 

 

13:00-13:30

報到

13:30-14:00

l  COMSOL RF天線相關案例與應用分享

l  模擬與AI 深度神經網路在天線設計上的應用

14:00-16:00

l  COMSOL天線上機實作。

l  陣列天線

l  相位控制天線

16:00-16:30

l  問題與討論

l  COMSOL 模型管理器、APP介紹

📘 課程效益


🔹 強化多物理場整合建模能力
學員將學會在 COMSOL 中整合電磁、結構、熱與材料等多種物理場,模擬真實操作環境對天線效能的影響,建立更精準的設計模型。

🔹 加速設計與分析流程
熟悉 COMSOL 的參數掃描、最佳化模組與模擬自動化技巧,顯著提升研究效率,減少重複模擬所需時間。

🔹 導入 AI 技術強化模擬效能
學習如何結合 Python 與深度學習模型建立代理模型(Surrogate Model),快速預測設計變異對天線效能的影響,開啟智慧模擬與高速設計迭代的新時代。

🔹 實作導向的操作經驗
透過實機操作 COMSOL,從零開始建立天線模型、設定物理條件、觀察輻射圖形與頻率響應,並親身體驗 AI 模型在設計流程中的應用潛力。

🔹 拓展跨領域研究視野
從電磁模擬出發,延伸至材料工程、熱流學、生醫與機構設計等領域,理解多物理場耦合的應用,為未來跨域研究與產學合作奠定堅實技術基礎。